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带头打响的第一枪,特别重要。在这次坚决跟反动派对着干的战斗中,出现了好多让人敬佩的英雄。他们不怕牺牲,恨透了坏人,用自己的血和命为革命开了路。但你知道吗?刚开始说南昌起义的领头人只有4个。这4个勇士是谁呢?为啥会少算一个?后来又是怎么补上这个漏的?
【一. 一份标志革命重大时刻的领导名单】
1927年8月1日,有党中央和前敌委员会亲自指挥,南昌那边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可是共产党带头搞的第一场大起义,也是让大革命走上武装对抗道路的重要一战。南昌起义赢了,意味着党开始领导大家用武力来革命,这事儿特别重要。
在起义爆发前,前线的战士们跟反动派斗得特别惨。国民党反动派狠狠镇压了广州、海陆丰等地的工人和农民运动,杀害了很多无辜的老百姓,背叛了革命事业。为了不再受反动派的欺负,守住大家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人农民政权和革命成果,前敌委员会悄悄在南昌准备武装反抗的事儿。
1927年7月十几号的时候,好多革命战士悄悄在南昌聚到了一起,打算打一场反击战。为了方便一起行动,前敌委员会就弄了个革命军事的小团队来带头。这个小团队里有几个共产党人和思想先进的军官,他们的任务就是一起商量和指挥这次战斗。
起义那天晚上,南昌城里城外很快就打响了火爆的枪战。虽说反动派占了不少便宜,但革命战士们靠着正义和不怕死的勇气,经过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浴血奋战,最后还是把城市给拿下来了。
这次武装冲突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意义却十分重大。南昌起义的成功,标志着对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反抗的开始,为大革命的武装斗争拉开了大幕。从那以后,革命圣地南昌竖起了人民军队的第一面旗帜,中国革命踏上了全新的武装斗争道路。
每当有大事情发生,背后总有一群立场坚定的人在领头。说到南昌起义那会儿,前敌委员会选了几个靠得住的大佬来带队,他们分别是:周恩来、贺龙、叶挺还有朱德。这四位好汉,就是南昌起义时的领头人物。
【二. 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元帅对名单的不满】
1957年,也就是南昌起义过去30年的时候,中央打算发篇文章来纪念这个很有意义的日子。按照以前的做法,文章里得写上当年南昌起义那些主要头头的名字。
经过一番查证,当时负责制定名单的工作人员给《解放军报》提交了一份四人的名单,顺序是周恩来、朱德、贺龙和叶挺。这个名单很快就被上报上去,没多久就递到了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元帅那里。
当年亲身经历过那事儿的两位老革命家,对这个名单心里有点疙瘩。先是朱德老总开了腔。虽说他在咱人民军队里威望高,一直当着总司令的大官,可对于自己在这名单上的位置,他心里还是不太乐意。
朱德直说,他那时候就带着一个五百来人的军官教导团,主要是搞后勤帮忙的,在起义里头的贡献没叶挺将军大。这位老实的革命前辈真心觉得,论排名,自己该在叶挺后面。
这些话里透出的谦虚,让人看到了朱德一辈子打仗的好品质。虽说在军队里他的地位仅次于毛主席,但朱德从没觉得自己多了不起,也从不去争什么排名前后,他总是尊重事实,实话实说。
随后,周总理针对这份名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只列四个人名字不太全面,起义时还有一位关键领导人没被算上。
那位就是刘伯承元帅。1927年南昌起义时,刘伯承已经是暂编第十五军的头儿了,职位比其他几位都高。他当起义军的参谋长,在怎么打仗上帮了大忙,要是没他,城里的仗可就不太好打了。所以,周恩来提议,得把刘伯承的名字也写上那份名单。
周恩来总理眼光敏锐,看出了这个问题,防止了历史记录上留下遗憾。多亏两位老革命家的及时指点,南昌起义领导人的名单才得以完整无缺地展现。
【三. 名单终获权威确认的曲折历程】
1959年,正好是南昌起义过去32年的时候,为了纪念这个重要日子,相关部门在准备活动。周恩来总理自己动手,在一份文件上写下了五位领导人的名字,还排了顺序。这就算是把之前大家口头商量好的事情,正式写下来了。
为啥周总理过了两年才确认这事儿呢?其实背后有个挺有意思的小插曲。听说1959年的时候,有人曾说南昌起义就是周恩来一个人领导的。
这话让周恩来总理心里挺不是滋味。身为共产党员,他特别看重大家一起拿主意,很反感个人出风头的做法。所以,他马上就说:“南昌起义哪里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那是党组织带着大家一起干的,好几个同志都拼了命地付出!”
因为这种考虑,周恩来亲自在文件上写下了五位领导人的名字,表明这是大家共同领导,免得被误会成个人出风头。
这五位头头的排列顺序,显示了他们在起义时各自扮演的角色和重要性。比如说,周恩来因为是党的代表,还当前敌委员会的一把手,所以是老大;贺龙呢,他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的军长,手底下人马最多,所以就排在了第二。
叶挺负责安排打仗、带领士兵冲锋,他是第11军里的二把手副军长,地位仅在贺龙之下,所以排在第三位。朱德和刘伯承虽然直接管的队伍不多,但他们在组织和指挥上也起了大作用,因此被排在了后面几位。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起义那会儿,军队里官职最大的是贺龙和刘伯承这两位大将军,叶挺呢,只是个副军长,官职小点。不过打起仗来,叶挺带着主力部队可是立了大功,所以后来他的排名就升到了第三位。
另外,在那个各路军阀打来打去的时期,革命党人在军队里能不能站稳脚跟,就看他们以前有没有在军阀手下混过。比如贺龙、刘伯承这些人,因为以前给川军或者其他军阀当过差,所以在军队里地位比较高。而叶挺、朱德他们就没走过这条路,所以排名就比较靠后了。
总的来说,这份名单排得挺公道,把每位领导在起义里干的活儿和出的力都体现出来了。能定成这样,也说明老一辈革命家做事特别小心,讲究实事求是,就算是个简单的领导名单,也能看出那段历史有多不平凡。
【四. 领导人名单蕴含的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初心】
确定南昌起义的领导成员,这事儿听起来不大,但背后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一个信念,那就是党和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
首先,就是要深刻理解事物的真实面目。在拟定名单的过程中,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的革命领袖都秉持着实事求是、尊重过往的精神,对名单进行了细致而周到的考虑。
他们懂得,这张名单虽然不起眼,但它可是大历史事件的一个缩影。它详细记录了每个人在革命里具体干了啥,还有贡献有多少,反映了整个革命斗争的经过。所以,这事儿马虎不得、不能随便搞搞,得认认真真地保证名单一点不差。
再者,就是要守住理想和信念。周总理亲手在文件上列名单,就是为了不让大家误会成是突出个人英雄。这又一次表明了共产党人一直反对个人主义,坚持大家一起来领导的做事风格。
在当年的奋斗日子里,大家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紧跟党的步伐,统一行动。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英雄心里始终装着这事儿,不断提醒自己,要坚持团队精神,传承好集体主义的老传统。
另外,革命的核心始终是人民的利益至上。南昌起义的发生,目的在于阻止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残酷杀害,保护工农斗争的果实,确保老百姓的权益不受侵害。起义的领头人之所以被大家认可,是因为他们在斗争中敢于站出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不是为了突出谁是英雄,而是要告诉全国人民,在那场保卫人民利益的勇敢战斗中,谁是领头人。这种不怕牺牲、坚持到底的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所拥有的政治本色。
【五. 铭记英名 传承革命精神薪火】
这份领导人名单虽简单,却浓缩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平凡的革命故事。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拼搏历程,而名单上的每一个位置,都反映了革命工作中各自的责任和担当。
从南昌起义的第一缕战火燃起,到名单经过多次核对调整,直到它最终被载入历史书籍,这一路走来,全靠老一辈革命家们对事情真相的透彻理解和对信仰的坚定追求。他们凭借出色的品德和伟大的精神,让这份普通的名单拥有了非凡的革命价值。
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这份名单现在已是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料。不过,它里面蕴含的革命意志,始终闪耀着永恒的光辉,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
记住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这些英雄前辈的伟大贡献,就是要学他们心里始终装着党和人民,对理想不放弃,做事一丝不苟的态度。他们的精神像火种一样,会一直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带领我们取得胜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有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鼓舞,我们一定能鼓起勇气、脚踏实地,在新的征程上一起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传承英雄的精神,继续书写百年的辉煌历史。
越是困难重重,才越能显出英雄本色。这份看似普通的名单,其实蕴含着共产党人不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时刻记住先辈们的名字,在新的时代道路上,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继续书写人民军队百年的英勇传奇!
#百家说史# #6月发文冲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旗开网配资-配资论坛门户-配资app官网-比较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