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的一个小国,菲律宾,以其开放的态度而闻名,不避孕的文化让人口在近年来迅速增长,突破了一个亿。然而,这一数字的背后,人民的生活却越发艰难。被冠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标签,菲律宾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潮流和社会变迁?
早在五个世纪前,西班牙便开始了对菲律宾的统治,长达三百年的殖民经历深深扎根于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习俗中。教会曾提出“离婚是罪恶,避孕是罪过”,百姓们在这种强势之下,只得听从指引,继续繁衍后代。同时,西班牙的殖民者只关注甘蔗和椰子等经济作物的开发,菲律宾的农民则被迫年复一年地辛勤耕作,生活陷入了单一化的困境。
1898年,美国接替西班牙成为菲律宾的新主人,开始了全新的治理模式。美国以现代化为名,在这里建立了学校、医院和基础设施,表面上看似是为了民族的进步,实际上则是想将菲律宾打造成一个劳动力的供应基地。因此,菲律宾的产业结构逐渐形成不均衡的局面,农民们被迫专注于种植农作物,年轻人则被引导去美国从事低技能的工作,或者留在国内从事服务行业。
当1946年菲律宾独立之际,虽然国家在表面上拥有了现代化的政府,实则内里依然保持着未成熟的状态。菲律宾经济的命脉仍然依赖于农产品的出口和劳工的输出,无论是国家的治理还是发展的方向,都在很大程度上被迫要依赖强大的美国。生活在马尼拉贫民窟的罗莎,今年32岁,已有6个孩子,最小的只有8个月。夫妻俩在市场上打零工,日收入最多15美元,家里挤在12平米的铁皮房中,晚上甚至只能在地上过夜。虽然有人劝她不要再生了,但她无奈地叹息:“避孕是犯罪。”
展开剩余64%菲律宾该国如此的现状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在这里,避孕药和避孕套这些基本的避孕工具不仅价格昂贵,还常常被视为“不道德”的选择。早在2008年就有的报道显示,这里每年有310万怀孕案例,而其中近一半是意外怀孕,仅因堕胎在法律上被禁止,这些孩子不得不来到这个世界。人口的猛增可见一斑,从1903年760万人到1970年增至3600万,而到2014年,人口则正式突破一亿,如今已达到1.2亿。每平方公里密集着367人,马尼拉的贫民窟像补丁一样遍布城市,10平米的小房子里挤着七八口人,而教室里则常常容纳50名学生,教材更是稀缺。
更为令人痛心的是,有调查显示,每五名菲律宾青少年中就有一名受过性暴力的侵害。2014年,随着菲律宾人口突破一亿,曾有人期待:“如此庞大的劳动力,未来一定能像中国一样实现飞跃!”然而,十年过去了,菲律宾的劳动力并没有转化为经济的财富,反而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根本原因在于菲律宾并未具备接纳如此庞大人口的能力。单一的产业结构问题在这个人口激增的背景下愈发凸显,土地有限而农民太多;年轻人希望寻求工厂工作,但菲律宾几乎没有足够的工厂可供选择。目前,超过250万菲律宾人选择在海外打工,他们寄回的款项占全国GDP的10%,但这些钱大多只能满足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无法用于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更不幸的是,菲律宾的学校大多教授护理和英语翻译等课程,技术和研发方面的教育则严重不足,导致年轻人走出校门后,除了服务行业几乎找不到其他出路。菲律宾的难题并非简单的“人口过剩”。
这些问题根深蒂固,如同一个无形的枷锁,剥夺了菲律宾自我发展的能力。悠久的殖民历史带来了依赖的病症;教会对生育的过度干预则让人口增长失控;而艰难的产业升级进程,又使得劳动力无处可去。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人口越多,就业机会越少,生活越穷,家庭便越倾向于通过生育来“碰运气”,孩子越多,负担却越重,最终只能陷入无尽的贫困循环中。
发布于:天津市旗开网配资-配资论坛门户-配资app官网-比较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